您的位置: 首页 >通识教育>详细内容

通识教育

2023-2024年度南昌航空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21 10:00:41 浏览次数: 【字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昌航空大学高度重视美育育人工作,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同时遵循美育内在规律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致力于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学校利用多学科办学的优势,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不断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合理配置资源,提美育师资队伍素质;多渠道搭建美育实践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学生艺术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美育培养全过程,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营造良好的审美文化氛围,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努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基本情况

(一)公共艺术课程建设规范合理

学校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中,面向全体学生开设。2019年,学校印发南昌航空大学关于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校教字〔2019〕147号),提出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公共艺术通识教育课程中选修2门课程并通过考核。

2022年,学校印发《南昌航空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校素质教育字〔2022〕99号),明确公共艺术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鉴赏与技艺训练模块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此规定从2022级学生起实施。

2024年,学校印发《南昌航空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修订)》(校素质字〔202458),将“艺术鉴赏与技艺训练”模块修改为“艺术史论与鉴赏实践”更加契合《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中对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要求。

(二)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有序开展

学校重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管理体系,实施统一管理。

自2022开始,学校大力扩充公共艺术教育选修课程的数量,截至2024年春季学期,已开设了《中西方音乐史》《航空与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唐宋楷书之美》《交互式礼品包装设计》《从零开始学钢琴》等在内的94公共艺术教育通识选修课,其中14为美学和艺术史论类37门为艺术鉴赏和评论类,43门为艺术体验与实践类,选修课程人数每学期稳定在1万多人次。

学校引导艺术类专业学院进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打造美育教育核心课程,组建了《中西方音乐史及名作赏析》(上、下)和《中国工艺美术》等课程教学团队,这些课程资源已在超星课程平台上线。2023年,有4门公共艺术课程获批校级教改课题立项,其中2项还获批省级教改课题立项。学校充分发挥航空服务与音乐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和文法学院的专业优势,拓展美育专业教学资源的延伸育人功能,通过课程作品展、科创竞赛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学校定期在学校图书馆、凯撒堡音乐厅推出系列艺术作品展览,举办艺术家学术性讲座、开展毕业生音乐会等活动提升师生美育素养。此外,通过学校茶艺室、陶艺室、摄影实验室等举办各类实践体验活动,丰富师生实践资源建设。江西省第二届高校美育教学展示活动中文法学院黄海老师,航空服务与音乐学院刘蕾筠老师、龚小丽老师分别获得高校公共艺术教教师组一二三等奖;在江西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学校师生13项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4项。在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韩欣莹、李桢、宋军指导的艺术实践工作坊项目《元宇宙捕手》VR科幻游戏荣获全国一等奖,为我省在本届活动艺术实践工作坊板块中唯一获得全国一等奖的作品;在2023年第15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第十九届德艺双馨、“敦煌之音”第七届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等各类竞赛中,学校师生共获得185人次获奖。

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逐步加强

学校担任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教师共142名,占在校学生总数22484的0.631%,这一比例远超教育部规定的0.15%的要求公共艺术教育教师中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有43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47人,本科及以下学历的有53人;正高级职称的教师有14人,副高级职称的教师有57人,中级职称的教师有68人,初级职称及以下的教师有4人。

学校将教师在指导各类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艺术社团活动的工作量纳入个人工作量的统计范围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参加省级及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艺术展演、比赛等获得的荣誉和成绩,被纳入工作考核和职务评聘。

2024年,学校先后邀请大连大学文学院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高日晖教授,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雅学院副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万曼璐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元贵教授来校开展学术讲座,指导美育教师开展课程建设。

(四)公共艺术教学管理机构完善

学校成立美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教学、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包含相关职能单位和专业艺术类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对学校美育工作进行规划,推进美育课程和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学校美育工作顺利开展所必需的软硬件条件保障。

202112月,学校为进一步推进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工作,成立正处级建制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负责整合校内教育资源,全面开展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公共艺术教育实践形式多样

学校重视艺术社团建设,目前拥有南航舞协、音乐社、绘影艺术协会、虹韵书法协会、大学生茶艺队、艺术实践民乐团等在内的27个各类艺术社团,会员人数超过3000余人。

2023年,学校举办南昌航空大学第十七届社团文化艺术节、红色舞剧《第一面军旗的故事》展演、并承办江西省教育工会“凝心铸魂跟党走,团结奋进新征程”江西省教育工会迎新文艺晚会等多项艺术实践活动

2024年5月,由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航空服务与音乐学院、图书馆主办,《中华茶艺术鉴赏》课程教学组、茶文化研究中心、大学生茶艺队承办的“茶韵飘香·修艺润德——中国茶文化展暨茶艺品茗会”在学校图书馆二楼大厅举,活动面向全校师生,累计完成40余场茶文化讲解茶艺表演品茗会。

(六)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条件保障有力

学校目前拥有超过4500余平方米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场地,包括音乐厅、钢琴房、合唱厅、传统图形研究实训室以及三维虚拟共享实训室等,这些场地配备价值超过2000万元的专业设备、软件系统。

(七)艺术教育学科专业齐全

学校设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产品设计、工艺美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音乐学、舞蹈学、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等10个艺术类专业,目前在校学生人数超过1800人,已为社会输送了3356名各类艺术专业人才

二、主要问题

首先,尚未形成全面的大美育工作格局,存在一些阻碍学校大美育工作发展的因素。

其次,尽管近年来学校在经费保障和人员配置方面加大了对美育建设的投入,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方面,与美育工作的开展需求相比,仍显不足。

第三,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开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尚处于筹划阶段,目前尚未有正式出版的公共艺术类课程教材。

最后,与校外合作推进美育工作的力度不足,合作领域有限,丰富度不够。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美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对策建议

一是构建学校美育一体化的推进策略,推动构建形成党政领导、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牵头、各部门(学院)共同负责、全校共同参与的美育工作格局,确保各方面美育工作责任得到落实。二是深化对学校美育内涵的理解,将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展现其育人效果,实现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目标。三是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通过改革艺术课程设置、增加艺术课程比重、培养学生艺术特长等措施,促使学校美育内容多元化、体验丰富化、功能立体化。四是推动美育全覆盖培育,提升全校师生的参与度。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特点,设计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美育课程和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美育、热爱美育、推动美育。

责任编辑:金洋